2008年6月30日星期一

綺妮

重遇綺妮時,她已是一位畫家. 

我對這位小學同學的印象是早熟、反叛、行路大搖大擺,似是位憤世嫉俗,玩世不恭,阿媽教導不要親近的壞女孩.我只曾聞其大名,和她並不(敢)太熟.她跟阿詹和桂霖是好友,而我即跟另一位同姓名字很容易令人混淆的綺羚較好.

三十多年前怎料到因阿詹的原故,我們一起吃飯,當時我當然已沒有像小時候那種單從外表看人那種狹隘和幼稚的思想,但從沒想到的是她竟變成一位畫家.或者是說沒想到我有一位畫家的同學.

她那烱烱有神和攝人的眼睛,說話堅定的聲調和豪邁的笑聲,跟小時候別無大恙.現在她會是一位怎樣的畫家呢?她遞過名片,有個人網頁,就從她的作品重新認識她吧.

很容易地從她的畫作中找到喜愛的作品,就如跟她交往後一樣很容易地喜愛她.她的作品中很多時運用了豐富的色彩,意境抽象卻輕易地令人投入一種舒暢的情懷.這就如她本人一樣,有很多不同的層面,很快你可界定她是位有天份的畫家,又同時是一位很好玩的朋友.

這位很好玩的畫家, 於十年前開始學畫畫, 把興趣成為她的事業. 她愛飲紅酒, 於是又把酒樽成為她的藝術作品. 她玩到去開展覽會, 參加拍賣會. 她不是那種只談藝術的畫家, 但亦不是把它當作毫不在乎的小玩意. 她跟許多許多的香港人一樣, 投入工作, 追求豐盛的生命, 要生活得多采多姿. 這個都市裏面, 任性的小女孩不是永遠都任性, 畫家也不只是一種. 正如綺妮的畫作一樣, 當我們定格去看這個都市, 豐富的色彩填滿了我們的心, 矇矇矓矓的境況卻又揮之不去, 有時我們會迷失, 有時我們會找不到方向, 有時我們亦不知在那點踏足. 她的潑墨, 就是都市人所要的放縱.奔馳. 好好來滋潤我們壓迫得乾涸的生活, 點綴漫長的人生.

她亦玩上facebook, 多得這個現代科技的平台, 把我和她拉近.

待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