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1日日本的東北地震引致福島核電廠災難;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 2007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底一場地震引發起東南亞的海嘯, 這三場災害得到各式謀體廣泛的報導, 讓我能從畫面中看到大自然的無情威力。從守望相助、捨己為人的故事中體會到人類真善美的本質以及生命的可貴。那麼時常相題並論的唐山大地震, 正值文化大革命, 消息被封鎖的年代, 又怎樣去獲悉它的資料呢? 錢鋼先生的 唐山大地震 一書作了很廣泛以及很真摰的報導, 怪不得它是報告文學的典範, 閱讀過後, 我亦認為它是一本絶對值得推介的書籍。
唐山大地震 是值得獲得珍重的。錢鋼先生當年不怕艱辛危險地親自去到災難現場, 把在災場中目擊的事件、採訪的記錄、搜集到的大量資料, 作出了細緻的整理及分析。再給予二十年的回顧, 加上他感人的筆觸, 栩栩如生的描寫, 讓我對這場地震有了全面的認識及理解, 不禁驚嘆這真是一場大浩劫。單是所報導的數字已夠人婉惜心痛: 二十四萬人死亡, 十六萬人重傷, 二十世紀迄今為止全球人員傷亡最為慘重的一次地震災害。慘痛, 一定很慘痛, 雖然唐山居民遇到種種反常的自然現象, 奈何正所謂天災橫禍, “無辜的死難者, 幾乎都是在毫無準備的狀況下, 被突如其來地推向死亡的, 太匆忙, 太急促, 死亡就發生在一刹那間。”一切一切來得太快, 留下的只有遍地悲傷。
頃刻間, 唐山被移為平地, 這强大的毀滅性等於四百枚日本廣島原子彈的總和。 讀到第二章 唐山-廣島 , 我的心急得正如四名市民駕駛救護車到北京, 通知中央關於地震的情況, 要求快快趕來支援。“採訪筆記”的三則, 揭開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慘景, “我們用鹽水沖着了孩子血肉模糊的頭顱,一點一點刷着嵌在肉裏的砂粒。碰一碰,孩子就痛得抽搐一下”。雖然救援來了, 最初不但有混亂, 更可以說是重大的失策。 救亡的軍人沒有大型機械, 更沒有鐵鍬, 他們只能憑一雙手, 去扒碎石, 掀樓板, 拽鋼筋, 不難想像生存下來的是生命的奇迹。在第三章 渴生者 的新婚夫妻、王子蘭、盧桂蘭、最后的五個男子漢。他們都憑著堅強的意志, 超越了死亡。 第四章 在另一世界裏, 無論是外籍人士、監犯、精神病患者、盲人或是因地震被困的列車乘客, 都沒有因自身的困境而垮掉, 相反, 他們發揮了互助、盡忠職守、自律的高尚精神, 給人帶來恩慰, 十分值得頌讚。
可是到了第五章 非常的八月: 作者揭露了人性醜惡的一面。 “搶劫風潮”是貪婪; “非常時期的自我執法”是憤怒; “方舟軼事”是自私; “政治的一九七六”更是為了面子, 拒絶外援, 這簡直是愚昧。 雖然政府成功地 “推開瘟疫”, 卻幹了一件大蠢事。這樣令人氣憤的思想, 作者引用的別人的話作了啟發性的分析, “是由於中國長期處於戰爭環境, 中國共產黨和它所領導的軍隊長期處於弱小地位, 所以人們習慣地把政治熱情和精神力量看得那麼重要”, 無奈那時正值文革, 整個中國都狂瘋起來, 甚麼都反常, 變得害人害物!
到了第六章 孤兒們: 作者又重新燃點希望, 是的, 所謂“生生不息”、“古往今來, 還有什麼力量比生的力量更頑強的呢?”失去了理智, 不要失去希望。最后第七章 大震前後的國家地震局, 讓我看到地震局的工作十分重要, 如果唐山如邢台般有了預報, 唐出地震這四個字便不會背負了那麼沈重的怨憤和疑問。
我很認同作者在結語篇的寄語, “人類對大自然的最後征服,不在於力的 ‘征服’。而在於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只有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努力尋求進步, 人類才能終有一天戰勝自己、戰勝大自然。現今的中國領導人在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中表現, 我看見的確有了很大的進步。相信這是領導人們吸取了唐山大地震的慘痛教訓, 他們不但即時作出指揮及到災場慰問, 還以開放的態度接受各方的救援及公開災情, 令人感受到現今的中國領導人終於放下政治思想的枷鎖, 明白到沒有甚麼比人民的性命更重要。讀完這本書後, 我最大的感受是人類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時刻各處都蘊藏生機及危機, 面對困難時, 我們需勇敢堅毅; 遇上生機時, 我們要珍重, 平日則作好裝備和多加磨鍊。最後, 為明天祝福, 為人類祝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