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5日星期四

我在伊朗長大(1) - 面紗

不知道是否拉登的原故, 今天在圖書館借了 <<我在伊朗長大>> 的漫畫書. 正如作者所說, 人們已忘記伊朗曾是個偉大的文明古國(波斯), 總是將她與原教旨主義. 狂熱主義和恐怖主義繫在一起. 作者在伊朗長大, 父母是知識分子, 思想開明, 送了她往維也納讀書, 從她的黑白漫畫去了解戰亂不停的伊朗或一個伊斯蘭教的國家, 似乎是最好不過.

第一集 “面紗” 是作者孩時的回憶, 她當時10歲, 時值1980年. 伊斯蘭革命後, 學校裏須帶上面紗, 男和女要分開上課. 那時她的媽媽還可以上街示威, 反對戴紗. 作者的志願是當先知, 可得知她對宗教十分虔誠. 但她家人的生活, 在那時來說十分現代, 思想非常開放. 她的正義和勇敢來自宗教, 也來自家庭.

伊朗人們不甘於過往屈辱的歷史和命運 - 阿拉伯的入侵. 蒙古人的踐踏 英國帝國主義的佔領. 當時的伊朗國王荒唐腐敗, 人們起來革命, 結果推倒了國王, 耳目充聞的都是英雄烈士, 馬克思主義, 因而小小年紀的她愛讀上 <<辯證唯物主義>>的連環漫畫. 不過正如她的叔叔談論, 伊朗一半人都是文盲, 難以馬克思為中心將人民團結在一起, 只有民族主義或宗教倫理才能抓得著. 於是恐防在伊斯蘭政權下無法生活的人, 只好選擇離開, 作者的心儀男友, 便是要移民到美國, 有另一位朋友羡慕他可以親眼見到李小龍. 她卻認為是世界末日.

從此和平對伊朗來說已成絶嚮. 正如她爸爸所說, 在任何情況下, 只要中東有石油, 人們永遠不會有和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