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4日星期五

入讀名校小學的必修

朋友x君的兒子已在海外修讀大學, 回想起當初為兒子報讀名校小學的經過, 至今仍瀝瀝在目, 他的經歷, 只要放在香港, 是好好的借鏡 :

名校A 老師問 : 你對補習有何看法?
X君答 : 老師, 他只是在讀幼稚園, 不用補習吧!
名校A 老師問 : 那麼小學時, 你認為要不要補習呢?
X君答 : 不用吧! 我太太教不好的話, 可由我教, 我的工作可準時五時收工, 我相信我們可以有足夠條件和能力應付得到.
名校A 老師問 : 小學一、二年級還可以不用補習, 但當升上至三年級便開始可不同, 你認為要不要補習呢?
X君答 : 不用吧! 他只是讀小學。
名校A 老師問 : 你真的認為不用補習嗎?
X君答 : 不用!
結果兒子不被取錄.

國際名校普通話B 老師問 : 你的兒子年紀還少, 可考慮重讀幼稚園, 你願意嗎?
X君答 : 再見!
結果不願兒子被取錄.

X太太問 : 請問報名表格在那裏?
名校前台職員 : 在前面這裏,你自己取閱.
X太太問 : 請問何時可得悉取錄?
名校前台職員 : 你等消息.
結果不願安排兒子被取錄.

8月都到了, 苦對著被派到去一間公共屋村的小學的抽籤結果, x君終於為兒子作了一次明察的決定.

名校A 老師問 : 你對補習有何看法?
X君答 : 小學生當然需要補習啦. 還要每科-包括中.英.英數.普通話都要請專科補習老師, 最好能有碩士學位.
結果兒子被取錄了.

翌年的校長會上, 兩間名校小學校長對碰:
名校A 校長對名校B 校長說:我們一直都堅守著收生的標準, 對學生在家修讀十分注重, 所以有次我們的老師很快地決定不取錄一位學生, 因為他的家長有不同的理念.
名校B 校長對名校A校長說: 我們的收生的標準都佷嚴謹, 同樣對學生在家修讀十分注重, 所以有次我們的老師很快便決定取錄了一位學生, 因為他的家長有相同的理念.

結果大家都哈哈大笑!

2011年10月2日星期日

Book report - 唐山大地震

今年3月11日日本的東北地震引致福島核電廠災難;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 2007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底一場地震引發起東南亞的海嘯, 這三場災害得到各式謀體廣泛的報導, 讓我能從畫面中看到大自然的無情威力。從守望相助、捨己為人的故事中體會到人類真善美的本質以及生命的可貴。那麼時常相題並論的唐山大地震, 正值文化大革命, 消息被封鎖的年代, 又怎樣去獲悉它的資料呢? 錢鋼先生的 唐山大地震 一書作了很廣泛以及很真摰的報導, 怪不得它是報告文學的典範, 閱讀過後, 我亦認為它是一本絶對值得推介的書籍。

唐山大地震 是值得獲得珍重的。錢鋼先生當年不怕艱辛危險地親自去到災難現場, 把在災場中目擊的事件、採訪的記錄、搜集到的大量資料, 作出了細緻的整理及分析。再給予二十年的回顧, 加上他感人的筆觸, 栩栩如生的描寫, 讓我對這場地震有了全面的認識及理解, 不禁驚嘆這真是一場大浩劫。單是所報導的數字已夠人婉惜心痛: 二十四萬人死亡, 十六萬人重傷, 二十世紀迄今為止全球人員傷亡最為慘重的一次地震災害。慘痛, 一定很慘痛, 雖然唐山居民遇到種種反常的自然現象, 奈何正所謂天災橫禍, “無辜的死難者, 幾乎都是在毫無準備的狀況下, 被突如其來地推向死亡的, 太匆忙, 太急促, 死亡就發生在一刹那間。”一切一切來得太快, 留下的只有遍地悲傷。

頃刻間, 唐山被移為平地, 這强大的毀滅性等於四百枚日本廣島原子彈的總和。 讀到第二章 唐山-廣島 , 我的心急得正如四名市民駕駛救護車到北京, 通知中央關於地震的情況, 要求快快趕來支援。“採訪筆記”的三則, 揭開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慘景, “我們用鹽水沖着了孩子血肉模糊的頭顱,一點一點刷着嵌在肉裏的砂粒。碰一碰,孩子就痛得抽搐一下”。雖然救援來了, 最初不但有混亂, 更可以說是重大的失策。 救亡的軍人沒有大型機械, 更沒有鐵鍬, 他們只能憑一雙手, 去扒碎石, 掀樓板, 拽鋼筋, 不難想像生存下來的是生命的奇迹。在第三章 渴生者 的新婚夫妻、王子蘭、盧桂蘭、最后的五個男子漢。他們都憑著堅強的意志, 超越了死亡。 第四章 在另一世界裏, 無論是外籍人士、監犯、精神病患者、盲人或是因地震被困的列車乘客, 都沒有因自身的困境而垮掉, 相反, 他們發揮了互助、盡忠職守、自律的高尚精神, 給人帶來恩慰, 十分值得頌讚。

可是到了第五章 非常的八月: 作者揭露了人性醜惡的一面。 “搶劫風潮”是貪婪; “非常時期的自我執法”是憤怒; “方舟軼事”是自私; “政治的一九七六”更是為了面子, 拒絶外援, 這簡直是愚昧。 雖然政府成功地 “推開瘟疫”, 卻幹了一件大蠢事。這樣令人氣憤的思想, 作者引用的別人的話作了啟發性的分析, “是由於中國長期處於戰爭環境, 中國共產黨和它所領導的軍隊長期處於弱小地位, 所以人們習慣地把政治熱情和精神力量看得那麼重要”, 無奈那時正值文革, 整個中國都狂瘋起來, 甚麼都反常, 變得害人害物!
到了第六章 孤兒們: 作者又重新燃點希望, 是的, 所謂“生生不息”、“古往今來, 還有什麼力量比生的力量更頑強的呢?”失去了理智, 不要失去希望。最后第七章 大震前後的國家地震局, 讓我看到地震局的工作十分重要, 如果唐山如邢台般有了預報, 唐出地震這四個字便不會背負了那麼沈重的怨憤和疑問。

我很認同作者在結語篇的寄語, “人類對大自然的最後征服,不在於力的 ‘征服’。而在於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只有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處,努力尋求進步, 人類才能終有一天戰勝自己、戰勝大自然。現今的中國領導人在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中表現, 我看見的確有了很大的進步。相信這是領導人們吸取了唐山大地震的慘痛教訓, 他們不但即時作出指揮及到災場慰問, 還以開放的態度接受各方的救援及公開災情, 令人感受到現今的中國領導人終於放下政治思想的枷鎖, 明白到沒有甚麼比人民的性命更重要。讀完這本書後, 我最大的感受是人類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時刻各處都蘊藏生機及危機, 面對困難時, 我們需勇敢堅毅; 遇上生機時, 我們要珍重, 平日則作好裝備和多加磨鍊。最後, 為明天祝福, 為人類祝福。

2011年9月27日星期二

日本卡通片和漫畫

我很怕一般的日式卡通片, 誇張得太誇張了, 眼睛大得墮到鼻孔兩側, 下巴尖得可以作叉來用, 真有其人的話, 遇上了一定被嚇壞. 最難耐的是少女聲線高音得刺耳不堪, 最反胃的是堆切出所謂可愛的樣子.打扮和舉止來讓人傾慕. 究竟要多少童真才可承受得起, 自問我的確無能為力.

當然我不是完全沒有看過卡通片, 小時侯最愛看蜜蜂皇子, 讀書時最愛看IQ博士, 長大了愛看宮崎峻的作品. 亦曾從大陸買了一整套鋼之練金術師, 不過, 這是拜漫畫書所託, 看過書後增加了看戲的興趣.

第一次接觸日本漫畫應是從鄰居薯薯借來的兒童樂園裏的叮噹. 接著是跟家人一起追看的愛與誠. 接下來的便是鋼之練金術師了. 我對日本漫畫沒有像卡通片般的那樣反感, 我身邊亦沒有朋友迷戀漫畫, 但只要講起有人迷戀卡通片, 我便帶起了色眼鏡, 妄斷那人必是幼稚不堪, 跟我格格不入. 是的, 我有偏見, 歧視卡通片迷.

即使波波勸我拿多點童真來看Animax, 我還是對著電視畫面1分鐘已顯得很不耐煩. 我最大的偏見是對漫畫沒有對卡通片那樣有偏見. 我會到圖書館搜尋好的漫畫書借回家看, 最近看過的有朱維庸作品. 而昨夜, 我更一股勁的看罷趙永佳教授的漫畫教授大冒險方才去睡.

趙教授是波波的波友的父親, 為人平和友善, 每每接送波波去球場上課比賽, 更抽時帶他俩去練習, 絶對是一位慈父益友, 亦是一位大智學者. 他是中大的社會學教授, 他喜愛看漫畫, 由他細數日本漫畫, 最具信奉力.

待續...

2011年5月30日星期一

現崇山

現今的二手樓價已升到6至7千元一呎, 要涉獵近千呎的單位, 既要是新樓, 又要交通方便, 更要1萬元以下呎價, 似乎現崇山的近930呎三房兩廰的單位是最貼近的選擇.

現崇山位於黃大仙警署後面, 周圍雖被公屋或舊樓包圍, 但尚有一些遊樂場及公園等的景觀襯托, 最重要是它鄰近黃大仙地鐵站, 距在九龍灣甲級寫字樓上班只有兩個站, 加上將來啟德發展區的發展, 地產商又是有口碑的嘉里物業, 各樣的外圍因素已足夠把它打造成別具潛質的東九龍樓盤.

單位內的最大特色是有10 呎4吋的樓底, 以及兩個推門露台(門以推出型式打開, 面積剛好是推開後的空間). 客飯廳長長方方, 主人套房雖夠大, 但兩個細房則略嫌過小, 不過以新樓來說, 實用面積有七成半之多, 可說是尚算有良心. 首期訂金15%, 尾數於約1年後完成後繳付, 計算起來, 投資得過. 向東南泳池景早已沽清, 現在推出的是向西北的單位, 共兩座31層高, 即只有約60個單位, 參觀示範單位後真的有點心動.

2011年5月18日星期三

e-book

終於完成了四冊的<<我在伊朗長大>>的blog.
近期愛節錄書中的內容, 下一目標是錢鍾書的<<圍城>>.
很欣賞作者的幽黙, 即使相隔差不多一個世紀, 看上去也感到有趣.
有好書作伴, 等候時找到了慰藉, 寫作找到題材和學習對象. 沒白費了空閒時間.
Thanks Mary, 終於找到Iphone 的好處!

我在伊朗長大(4) – 回家

作者回到家鄉德黑蘭, 她要重新適應的不僅是面紗, 還有伊朗四年來的變化. 伊朗一世紀以來, 一直動盪不安, 阿富汗, 以色列.巴勒斯坦的衝突捲土重來, 西方向中東兜售武器, 從中取利, 弄得這些國家變成一無所有, 政府惟有推崇烈士, 讓受害者的家人心裏感到一點安慰. 為這些荒唐事件中找出一點意義來. 於是烈士的母親為死去的孩子感到喜悅和滿足, 她們都被蠱惑著相信烈士都在天堂裏住五星級酒店. 究竟這是信仰還是愚蠢?

看見國家不斷受摧毀, 聽到對外對內戰爭的種種災難, 作者實在是承受不了. 再想, 雖然大家不得不忍受著戰爭, 但是他們彼此都在身邊, 他們是不會知道作為一個第三世界的人的困惑, 不會有人同情她, 她感到跟別人格格不入, 因此情緒低落. 整天看著<<阿信的故事>>, 看過精神科醫生也不濟, 結果嘗試自殺. 幸好她大難不死, 終於覺悟過來, 勸免自己要好好對自己負責, 又想起婆婆的教導- 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健全的思維, 於是她開始鍛煉身體, 後來她竟然成了健身教練. 變得堅強有力, 展開了新的生活.

作者亦發展了一段新戀情, 她的對象曾當過炮手, 她從他身上找到一場逃離的戰爭, 而他在她身上找到一種久違的輕鬆自在. 他們强烈地需要對方, 可是由原教旨主義者構成的社會裏, 極端著重道德規範, 異性或同性男女在公共場所接吻, 甚至是友好地擁抱一下都會有坐牢或挨鞭打的危險. 所以情侶在街上拍拖, 都是一種十分冒險的行為, 因此他們經常待在室內, 只有彼此依偎, 沒有別的事可做, 令到他們感到窒息.

伊朗的當權者高舉倫理和宗教的旗幟來治國, 絶不允許自由散漫, 認為放縱自己的行為, 就等於踐踏為其他人的自由而獻身的烈士的鮮血. 所以訂定了極度嚴厲的道德準則, 例如女子要把頭髪包得嚴嚴實實, 不得用化妝品. 作者曾在街上跑步追車, 因屁股在扭動被視為不雅, 差點被抓著; 她在練習畫人物畫像, 模特兒也是包得密密實實的, 如是異性, 更不可直望. 總之道德凌駕一齊, 那裏有自由空間! 作者惟有跟一些志同道合的人, 在公開場合時規規舉舉, 一到私人場合, 便盡歡作樂, 簡直是精神分裂. 即使要被監禁, 也要冒險, 為著要過著一點點的自己喜愛的生活方式.

在伊朗, 即使保持未婚情侶的關係也困難. 一對男女在街上, 或到賓館租住, 必須要出示結婚證明. 作者得到開明的父親的認同, 如果兩人要彼此瞭解, 就必須一起生活, 在伊朗, 那就必須結緍了. 她的父親是知道作者遲早會離緍的, 所以約法在雙方簽結婚證明時, 她的丈夫允許她選擇, 日後她才可享有離緍權利.

伊朗的女人不但沒有離緍權, 離緍後的子女監護也由男人掌握. 原來這又是那些宗教人士想出來的, 他們認為男人是種子, 女人是種子生長的土壤而已. 此外, 伊朗的女人亦沒有作證權, 換句話說, 如果一個男人當著十個女人面前殺死一個女人, 也不能給他定罪.

正如作者的父親所言, 伊朗的革命使他們倒退了五十年, 要好幾代人才能改變過來. 生命只有一次, 無論如何都有責任把它活得豐富精彩, 這樣的國家, 婦女處處受壓迫, 是絶對不適合愛自由的作者的, 再者作者已認識到她的丈夫並不適合自己, 離緍及出國似乎是最合適的選擇. 不過這次的離別, 作者已跟前大有不同, 她明白到人必須教育自己, 並要努力做一個誠實的人, 讓家人為她感到驕傲.

其實伊朗這個國家資源十分豐富, 百分之七十的人口都在貧困線以下是不正常的. 曾幾何時, 伊朗也推行改革, 可惜受到英國人和美國人擺佈而發動了政變, 結果改革無望. 而政府亦採取高手段不斷鎮壓反對者, 箝制人民思想, 伊朗變得極端.保守.封閉, 世人已忘記它曾是繁華豐盛的波斯大國. 所以作者創作了這本書, 希望世人不要根據少數極端份子的惡行而對整個國家作出批判. 她也不希望人們忘記那些為了捍衛自由而在獄中失去生命, 在兩伊戰爭中喪生, 在各種暴政統治下遭受折磨, 或被迫離開親人和祖國的伊朗人.

人可以原諒, 但絶不應該忘記.

2011年5月10日星期二

我在伊朗長大(3) – 捉迷藏

維也納給人印象是藝術氣氛濃厚,思想自由開放,社會進步的歐洲名都,在那裏求學生活,比起在戰亂保守的伊朗,一定會是理想得多。可是,由於語言文化不通,作者遇到種種的衝擊,這裏卻成為她最迷茫最失落的地方。

作者不但遇上一些怪人, 還交了一些損友, 其實這些朋友都是很時下的年青人, 他們關心政治, 酷愛自由, 不愛束縛權威, 傾向無政府主義, 縱慾享樂, 吸食大麻成普遍現象. 作者為給他們好印象, 也抽起大麻來. 後來她更受不了作為邪惡象徵的伊朗人的沈重負担, 曾試圖否認自己的的國籍. 她越是拚命地想同化, 越是感到離開自己的文化越來越遠, 感到自己背叛父母和自己的出身, 感到自己懦弱. 幸好她想起祖母的忠告, 要保持自己的尊嚴, 她終於面對自己, 向人疾呼作為伊朗人而感到自豪.

可是她一直缼乏自信, 缼少關愛. 雖然她談上戀愛, 卻更迷戀大麻, 她甚至為男友販賣大麻, 直至她發現他男友跟別的女子在床上, 她才醒覺被騙, 不但失去錢財, 還感到十分痛苦和孤獨, 結果流落街頭, 成為一個十八歲的拾荒者. 後來她病倒而暈在街上, 終於覺悟起來, 她寧可把自己置於嚴重的危險中, 也不願面對自己的恥辱. 她為自己的不長進和變成了一個平庸虛無主義者而羞恥, 她沒有讓父母為她犠牲之後而感到自豪而慚愧, 最後她再披上面紗,回到家鄉去。

與倪匡對談

原來倪匡以前做過電影編劇, 作品竟是李小龍的<<唐山大兄>>及<<精武門>>. 在<<精武門>>中, 由李小龍所飾演的角色陳真是倪匡虛構出來的, 由於陳真比真人霍元甲更為搶眼, 所以有人要把陳真拍成傳記呢!
我一向都有閱讀<730am>> <<與倪匡對談>>的專欄, 因為倪匡給我的印象是人生經歷多, 話題帶點趣味, 所以前兩天在圖書館揀了這本<<與倪匡對談>>一書, 看罷發覺有些內容值得記下, 所以急不及待記錄如下.

倪匡既然曾任編劇, 他推舉的電記的可觀性應不低吧. 他曾提及的有:
* 馮小剛的<<手機>>帶有五六十年代的寫實主義. <<大腕.>>也不俗.
* 寧浩的<<瘋狂的石頭>>,內容十分有趣, 好玩.
* 吳天明的<<變臉>>值得一看. 阮世生的<<神經俠女>>,拍得不俗.

倪匡成名在於他的小說<<衛斯理>>, 所以要記下他提及過的小說.
* 小說<<蜀山劍俠傳>>是經典名著.
* 小說<<亮劍>>非常出色, 內容情節豐富.
* <<狼煙北平>>,故事環繞民國初年的北平,寫得很好.
* 三本精采得令人拍案叫絶的西藏小說: 楊志單的<<藏獒>>.<<藏獒二>>.范穏的<<藏巴拉>>.
* 王曉方的<<駐京辦主任>>文字生動.

倪匡跟蔡瀾是老友, 對飲食自然也有點研究和學問.
* 越南河粉:一致公認最好味的是被譽為<天下第一河>的勇記越南河粉. 其次是香港大坑浣紗街的一餐室.
* 吃魚有序 – 先粗後嫩.
* 九蝦是細蝦, 可分黃腳與紅腳兩種. 當中以黃腳的品種更為美味.
* 所謂過橋, 是上海人食麵時,將麵的配料與麵線分開上再一起食用.
* 以前的大閘蟹是以一雌一雄的次序捆綁成一串數隻形式售賣的, 上海話叫<雌雄對搭>, 這樣客人不會只揀雄蟹, 雌蟹不會變成蝕本貨了.
* 黃油蟹的製作過程原來很殘忍, 就是把將產卵的雌蟹放在猛烈的陽光下, 暴曬至受傷. 病變. 以致大量產生蟹膏. 另, 黃油蟹要用紹興酒將新鮮蟹浸上兩個星期, 酒香滲透蟹肉, 便芳香美味.
* 最好吃的羊是用僅乳豬般大的小羊, 還未開始吃草, 仍以奶餵飼, 烤之前把毛拔掉, 而非燒燶後刮毛, 烤時用細火, 烤出來的肉質鮮嫩. 香脆.
* 羊的腰窩肉(兩條後腿前緊靠弓扣後的腹肉) 是最嫩美味的.
* 食魚翅時加一兩滴白蘭地, 可以令翅的味道更香更鮮.
* 雖然日本對牛的分級極之仔細. 肉的顏色.脂肪的紋理極之考究, 但倪匡認為中國的黃牛是牛肉中的極品.
近期流行的日本的黑豚肉, 即黑毛豬原來是中國豬的原種, 但因它易生病和瘦肉不及白豬的多少, 於是中國農民捨黑取白了. 勢估不到, 經過日本人及西班牙人研究和包裝後, 令黑毛豬在數十年後的今日, 成為一種名貴食材.
* 鏞記的腐乳入口鹹味中帶鮮甜芳香,, 可口至極. 只招待熟客.
* 小肥羊的羊肉小籠包水準不俗, 值80分, 但在西環水街的新疆菜館名為巴依餐廳的更勝一籌. 最特色的是它用正宗手法渣出來, 並非包出來.
* 魚子醬是取自鱘魚的卵加工而成, 中國人不懂製作技術, 伊朗人卻懂.
* 台灣的烏子魚外形扁平, 像墨硯, 呈金黃色, 好的烏子魚質感煙韌, 鮮甜香口, 但難以處理, 燒得外脆內軟, 極之講求技巧, 切割時亦有一番學問, 切得太薄會容易碎裂, 太厚又會影響味道.
* 中國有三大火腿, 包括浙江金華火腿.江蘇如皋火腿及雲南的宣威火腿. 但現今炮製技術大不如前, 可能在文革時失傳, 現在的火腿肉質老得有渣.
* 台中有一具原始風味菜式名叫<鹹酥蜂蛹>> 一個個體積有兩節尾指般大的蜂蛹. 沾上類似麵粉漿後脆, 入口的感覺有點像雞膶, 味道不錯.

倪匡是酒鬼一名, 所以有關酒的內容, 是最值一記. 但這話題在書中出現得最少.
* 倪匡每天可以飲下1.75公升的伏特加, 蔡瀾曾傳授他一種喝的方法, 就是先將伏特加長時間放在零下二十度的冰箱內, 待之呈漿糊狀, 倒一小杯, 一乾而盡, 之後便會發覺有一股冰凍的寒流由食道流向胃部, 當到達胸口之際, 又會隨即變暖, 最後令部發熱, 箇中温度變化, 十分過癮.

看過以上的內容, 基本上可以不用翻看這本書了.

2011年5月9日星期一

母親節

今天是母親節,節目卻由女兒的喜好決定。她想玩保齡,她想買T-shirt, 她想吃三文魚魚生,我想去游水,結果今天的節目是先去富豪打保齡,怎料我打出了最好的成績,131,144,127的滿意分數,當中更有兩次打倒小分瓶,尤如進入大學那麼理想,加上多次補中成功,真是喜出望外,心情因此歡欣起來。
後來,我們到了葵涌廣場,大家買了牛仔褲,我告訴巧媛老板娘50多歲,那年代的女人,很可能曾投身入製衣業,到這些店舖買褲最合適不過。巧媛愛吃迴轉壽司,於是我們到了創興廣場享受了一個愉悅的晚餐. 然後我們再到花園街繼續買衣服,大家都收獲不錯,再加上我和女兒分享<<與倪匡對談>>一書中的有趣內容, 大家有說有笑,心情亦見輕快,可是時間卻又過得更快,無足夠時間去游泳,不過我仍然做了點運動,獨自去了踏單車。回家後,我跟兒子一起看魔術短片,大家都哈哈大笑一番。
今早我向女兒說,我很鍚她,她回應:唔。我再向她說,我愛她,她又是回應:唔。今天似是女兒節多過是母親節呢!不過有著令人羡慕的女兒作伴,難得大家又投契,又有可愛的兒子作樂,很慶幸可以感受到做母親的喜樂,過了一個愉快的母親節!

2011年5月7日星期六

我在伊朗長大(2) - 安息日

真湊巧, 今晩明珠台播出電影版, 我剛好看完一整套共4本的漫畫.

看到第二本 “安息日”, 我才知道原來帶頭紗是那些愚笨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女人的頭髮散發著使男人興奮的光澤, 帶上頭紗是為了女人免受可能的強姦. 怪不得伊朗的男人甘願做烈士, 參戰中幸運地死去便有資格進入天堂, 可以盡情地擁有一切, 當然包括女人. 政府不斷地歌頌烈士, 對付伊拉克的攻擊及爭奪聖地可以不停地輸血.

戰爭使母親失去孩子, 使人們失去家園親友;當權者借戰爭消除異己, 政權更加變得迫人; 宗教用以抑制慾望更顯彰, 使社會推向極端的保守, 相對講求開放自由的西方的任何東西便成禁品(竟然包括國際象棋), 生活拘謹得令人窒息, 在這樣的局勢下, 作者雖然只得十四歲,深愛她的父母寧願把她送到遠處,希望她得到快樂。

作者臨赴奧地利時,祖母對她忠告:“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怪人。 如果這些怪人傷害了你, 就對你自己說:這是因為他們愚蠢。 這樣你不會對他們的殘酷做出反抗。因為沒有比仇恨情緒更糟的東西了…永遠保持你的尊嚴,真誠地對待你自己。" 父親對她叮囑:"別忘了你是誰,和你的祖家"。伊朗人啊,原來你們是親情洋溢,正直勇敢,充滿智慧的民族啊。

2011年5月5日星期四

我在伊朗長大(1) - 面紗

不知道是否拉登的原故, 今天在圖書館借了 <<我在伊朗長大>> 的漫畫書. 正如作者所說, 人們已忘記伊朗曾是個偉大的文明古國(波斯), 總是將她與原教旨主義. 狂熱主義和恐怖主義繫在一起. 作者在伊朗長大, 父母是知識分子, 思想開明, 送了她往維也納讀書, 從她的黑白漫畫去了解戰亂不停的伊朗或一個伊斯蘭教的國家, 似乎是最好不過.

第一集 “面紗” 是作者孩時的回憶, 她當時10歲, 時值1980年. 伊斯蘭革命後, 學校裏須帶上面紗, 男和女要分開上課. 那時她的媽媽還可以上街示威, 反對戴紗. 作者的志願是當先知, 可得知她對宗教十分虔誠. 但她家人的生活, 在那時來說十分現代, 思想非常開放. 她的正義和勇敢來自宗教, 也來自家庭.

伊朗人們不甘於過往屈辱的歷史和命運 - 阿拉伯的入侵. 蒙古人的踐踏 英國帝國主義的佔領. 當時的伊朗國王荒唐腐敗, 人們起來革命, 結果推倒了國王, 耳目充聞的都是英雄烈士, 馬克思主義, 因而小小年紀的她愛讀上 <<辯證唯物主義>>的連環漫畫. 不過正如她的叔叔談論, 伊朗一半人都是文盲, 難以馬克思為中心將人民團結在一起, 只有民族主義或宗教倫理才能抓得著. 於是恐防在伊斯蘭政權下無法生活的人, 只好選擇離開, 作者的心儀男友, 便是要移民到美國, 有另一位朋友羡慕他可以親眼見到李小龍. 她卻認為是世界末日.

從此和平對伊朗來說已成絶嚮. 正如她爸爸所說, 在任何情況下, 只要中東有石油, 人們永遠不會有和平.

2011年3月6日星期日

英雄配美人

朋友不以樣貌作為衡量戀愛對象的標準, 他以內心的美善為重, 結果他娶了一位其貌不揚, 內心卻堅强樂觀的女子為妻. 這與蒙古人相似, 蒙古的男人不是外出游牧便是出門作戰, 經常不在家, 因此, 蒙古女人必須具有相當的判斷力, 才能將一個家管理得井然有序, 所以蒙古女人的美, 不是呈現在外貌上, 而是反映在智慧上, 現在的蒙古人仍然認為堅強獨立自主的女性是最美的.

朋友身邊的人都對他的選擇感到驚訝, 這並不是他的妻子醜得很, 而是他那俊俏的外表, 成功的事業, 優秀的品格, 總覺得只有內外兼備的美女才匹配得上. 這種英雄配美人的思想古今不變, 據說成吉思汗約有五百名妻妾, 當中很多都是族長將自己部族中最美麗的女子獻給成吉思汗的. 而成吉思汗的第五后妃本為第三后, 已是一位美人, 但還是覺得她的姊姊比她美麗, 更適合匹配大汗, 結果成吉思汗派兵幾經四周搜索逃走的美人回歸, 妹妹亦甘願退位給姊姊.

擇美是人類的本性, 是很基本很自然的領會. 很多有關戀愛的文章都認為外表的吸引是產生愛慕的首要因素, 難得這位朋友不注重外表, 不介意身傍的伴侶外表土頭土氣, 為妻抵擋著別人的批評, 那份胸襟是真正的英雄好漢.

2011年1月16日星期日

人在囧途

人在囧途絶對是一齣喜劇.
人生充滿崎嶇, 生活在國內, 混在春運的人群當中, 加上天災.機器故障,
即使是身家豐厚, 事業再成功的人也避不免交上惡運.
但如果身邊有一個正直單純的作伴, 你勸告他不要同情在路邊
賣身求醫女兒病的女人, 但他仍是相信她的眼神, 奉上身上所有錢財,
結果跟他一起追討錢財, 然後發現世上真的人間有情…
如果你遺失了荷包, 以為注定倒楣, 那同伴告訴你世界會有好人, 結果真的會有有心人分文不取的奉回給你...
如果你負著追討債項的重任, 以為渺茫, 結果如願以償, 不枉朋友託付. 可以真的歡天喜地地過年.
如果你是一位老板, 被下屬公認為一隻灰狼, 結果你只花了數千元, 使一位下屬歡天喜地, 總算償還了點孽債.
如果你的小三不想破壞你幸福的家庭, 自願退出.
如果家裏的老婆賢惠美麗, 明知你有外遇, 也處之泰然, 還時温嫻地對待你.
有這樣際遇的人可平安回到温暖的家,
不是人生最可喜的嗎?
這絶對是一齣喜劇.